中文名称:阜阳师范学院学报杂志
刊物语言:中文
刊物规格:A4
主管单位:安徽省教育厅
主办单位:安徽省教育厅
创刊时间:1982
出版周期:双月刊
国内刊号:34-1044/C
国际刊号:1004-4310
邮发代号:
刊物定价:160.00元/年
出版地:安徽
时间:2025-08-26 09:57:56
在学术研究的征程中,撰写文献综述是每一位研究者都绕不开的重要环节。然而,不少同学一听到“写文献综述”,第一反应往往是满心疑惑:这是什么意思?难道就是把参考文献列表直接粘贴上去吗?我都已经引用过了,难道还需要再总结一遍?这种困惑在学术新手群体中尤为常见,毕竟文献综述在论文里不像实验数据或研究结果那样直观,它更像是一座桥梁,连接着前人的研究成果与当下的研究探索。
其实,会感到困惑也不奇怪,文献综述在论文中是最容易被低估、也最容易写得枯燥乏味、毫无生气的部分。很多人觉得它不过是简单的文献罗列,没有认识到其真正的价值。但实际上,一份高质量的文献综述能够展现研究者对研究领域的全面了解,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。它不仅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,更是对研究现状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合理规划。今天,我就来手把手地教你——如何写出一份有质量、有清晰框架、有突出亮点的文献综述!
简单来说,文献综述就是你在查阅了大量相关研究之后,针对某一研究主题的发展历程、当前研究状况以及存在的不足,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总结与分析。它就像是一场学术的“大巡礼”,带领读者穿越时空,了解该领域研究的前世今生。
它绝对不是简单地“复制粘贴一堆文献”。如果只是机械地将文献内容拼凑在一起,那这样的综述就失去了灵魂。在撰写文献综述时,你需要深入思考:
“别人都是如何研究这个问题的?”这要求你梳理不同研究者在该问题上的研究路径、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,了解他们是如何逐步深入探究这个问题的。比如,在研究某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时,有的研究者从基因层面入手,有的则关注环境因素对该疾病的影响。
“他们采用了哪些方法、模型或理论?”研究方法和理论是学术研究的基石,不同的方法和理论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果。了解前人采用的方法和理论你评估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,也能为你自己的研究提供借鉴。例如,在社会科学研究中,常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、访谈、实验等,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场景。
“前人的研究留下了哪些尚未填补的空白?”这是文献综述的关键所在。通过全面分析前人的研究,找出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或尚未涉及的领域,这就是你研究的切入点和创新点。比如,在研究某种新型材料时,前人可能已经对其物理性能进行了大量研究,但对其化学稳定性的研究还相对较少,那么这就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空白领域。
这便是你撰写文献综述的核心目的所在,即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梳理和分析,为自己的研究找到方向和价值。
结构是文献综述的骨架,一个清晰合理的结构能够让读者迅速抓住重点,理解你的研究思路。如果你只是“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”,那么写出来的文献综述就会像是在注水,毫无逻辑可言,读者也会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迷失方向。
这里为你推荐一个万能的结构模板,可以直接套用哦
部分 | 内容说明 | 模板句式 |
---|---|---|
研究背景 | 引出研究主题,点明其研究意义。研究背景就像是故事的开场,要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,让他们了解为什么这个研究主题值得关注。可以从社会现象、学术争议、实际应用等方面入手,阐述该研究主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。 | “近年来,XXX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…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,XXX问题日益凸显,对人们的生活、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因此,深入研究XXX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” |
研究进展分类 | 按照时间、方法或角度等分类方式,整理已有研究成果。这一部分是文献综述的核心内容,要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类。可以按照研究的先后顺序,介绍不同阶段的研究成果;也可以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,将研究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等;还可以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,如经济学角度、社会学角度、心理学角度等,对研究进行分类阐述。 | “在已有的研究中,主要存在以下几类研究方法:……从研究方法来看,学者们主要采用了实验研究、问卷调查、案例分析等方法。其中,实验研究能够精确控制变量,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;问卷调查则可以大规模地收集数据,了解受众的普遍观点;案例分析则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深入剖析,为研究提供丰富的细节和实证支持。” |
存在问题/研究空白 | 指出已有文献中存在的不足之处。在梳理前人研究的过程中,要善于发现问题和不足。这些问题和不足可能是研究方法的局限性、研究样本的片面性、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性等。同时,要明确指出前人研究尚未涉及的领域或尚未解决的问题,这就是你研究的创新点和突破口。 | “尽管已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,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:……首先,研究方法方面,多数研究仅采用了单一的研究方法,缺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,导致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受到一定影响。其次,研究样本方面,样本的选取范围较窄,主要集中在某一特定地区或特定群体,缺乏普遍性和代表性。最后,研究内容方面,对于XXX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,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。” |
本研究的定位 | 简要阐述你的研究切入点。在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后,要明确说明自己的研究将如何弥补这些不足,从哪个角度入手,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。要让读者清楚地了解你的研究与前人研究的区别和联系,以及你的研究的独特价值和贡献。 | “基于上述分析,本文拟从XXX角度进一步深入探索……本文将采用综合研究方法,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,对XXX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。同时,扩大研究样本的范围,涵盖不同地区、不同年龄段的人群,以提高研究的普遍性和代表性。此外,本研究将重点关注XXX方面的问题,尝试构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,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。” |
以“校园欺凌研究”为例,文献综述可以这样撰写:
近年来,校园欺凌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,已然成为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热点议题。校园欺凌不仅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,也会影响整个校园的和谐氛围和社会的稳定发展。因此,深入研究校园欺凌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:一是欺凌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,研究者们通过观察、访谈等方式,详细描述了校园欺凌的各种行为,如肢体暴力、言语侮辱、社交排斥等;二是施害者与受害者的心理特征,研究发现施害者往往具有攻击性强、缺乏同理心等心理特点,而受害者则容易出现自卑、焦虑、抑郁等心理问题;三是学校与家庭的干预机制,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干预措施,如开展反欺凌教育课程、建立心理咨询室、加强家校合作等。
不过,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:多数文献主要聚焦于中小学生群体,对于高中阶段欺凌行为的研究则相对较少。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,校园欺凌对他们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,因此需要加强对这一群体的研究。干预措施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,实证研究相对匮乏。虽然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干预措施,但缺乏对这些措施实际效果的评估和验证,导致无法确定哪些措施真正有效。
因此,本文拟以XX地区的高中生为研究对象,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,深入探讨校园欺凌的成因与干预策略。通过问卷调查,了解高中生对校园欺凌的认知、态度和行为;通过访谈,深入了解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感受。同时,对学校和家庭现有的干预措施进行评估,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。
这样写,是不是一下子就清晰多了呢?通过这个例子,你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文献综述的结构和内容,以及如何运用前面提到的结构模板进行撰写。
在整理已有研究成果时,分类要清晰明确,避免简单地罗列文献。如果写成“有学者研究了方法A,有人研究了方法B……”,这样的表述会让读者感到混乱,无法清晰地把握研究的脉络。而应写成“从方法角度来看,主要分为A类与B类,A类包括……,B类包括……”。例如,在研究某种教学方法的效果时,可以分为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两类,传统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、讨论法等,现代教学方法包括项目式学习、探究式学习等。这样分类阐述,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不同研究方法的分类和特点。
在引用前人的研究时,要尽量准确地标注出处,多用人名加上年份的方式,如“王强等(2019)提出……”“Smith (2022)认为……”。这样不仅能够体现你对前人研究的尊重,也能让读者更方便地查找相关文献,了解研究的详细内容。同时,使用具体的年份也能让读者感受到研究的时效性和发展脉络。
对于一些复杂的研究内容,可以运用表格或图示来辅助分类和说明。比如,可以按照“研究方法维度”列出一个表格,将不同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、应用范围等进行整理和对比。这样看起来更加清晰,逻辑性也更强,能够让读者更快速地理解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之间的关系。图示则可以更直观地展示研究的流程、结构或发展趋势,如研究框架图、研究流程图等。
有些同学在撰写文献综述时,只是简单地将文献中的结论罗列在一起,像念摘要一样,毫无体系感可言。这样的综述无法让读者了解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内在逻辑,也难以体现出你对研究领域的深入理解。例如,在介绍某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时,只是列举了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,但没有说明这些治疗方法是如何发展演变的,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。
综述的重点在于总结与分析,而不是简单地搬运文献内容。有些同学在综述中只是重复前人的观点,而不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和比较,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和优缺点。这样无法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,也难以体现出你的独立思考能力。例如,在介绍不同学者对某个社会现象的解释时,只是分别阐述了他们的观点,而没有分析这些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,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矛盾之处。
文献综述不是“百科全书”,不需要涵盖所有与主题相关的内容。有些同学担心遗漏重要信息,将综述写得过于冗长,面面俱到,结果反而没有了重点。在撰写文献综述时,要突出与你选题相关的内容,对于一些次要的信息可以适当简略或省略。例如,在研究某种新型材料的应用时,重点介绍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,而对于一些与该应用关系不大的物理性能研究可以适当简略。
近年来,XXX问题在YYY领域引发了广泛关注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、科技的持续进步以及人们观念的逐渐转变,XXX问题日益凸显,对个人、社会甚至全球都产生了深远影响。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向展开:一是……,这一方向的研究主要探讨了XXX问题的某个特定方面,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框架;二是……,该方向的研究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或理论,对XXX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剖析;三是……。
总体来看,已有研究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,但仍存在以下问题……。例如,在研究方法上存在局限性,导致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遍性受到影响;在研究内容上存在空白,尚未对XXX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。因此,本文将从……角度切入,尝试提出……,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做出新的贡献。
这段开头基本上可以直接放入你论文的第二节,稍作修改就能使用!它能够清晰地引出研究主题,阐述研究背景和意义,同时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,为自己的研究定位和价值做好铺垫。
文献综述并不是“谁说了什么”的简单堆砌,而是“你从别人的研究中看到了什么趋势和空白”。它需要你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,挖掘出研究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,找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空白点。
结构要清晰明了、分类要准确恰当、句式要专业规范。一个清晰合理的结构能够让读者迅速抓住重点,准确分类能够体现你对研究领域的全面了解,专业规范的句式能够提升综述的可信度和权威性。
最后要落脚到“你的研究价值”上,别“写完了就戛然而止”。在综述的最后,要明确指出自己的研究与前人研究的区别和联系,阐述你的研究的独特价值和贡献,让读者清楚地了解你的研究的意义和目的。
希望通过以上的讲解和示例,能够帮助你掌握文献综述的撰写方法,写出一份高质量的文献综述,为你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。